中药内病外治疗法是祖国医学中,最宝贵的疗法之一,以其使用安全、方便、效果明显而著称。顾名思义,中药内病外治疗法,就是采用中药制剂,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,进入内脏有病部位,达到治疗的目的。在晚清时期曾被广泛使用。 “树枯根先竭,人老脚先衰。”中医认为, “脚是人体之根。”因联络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条经脉有一半起止于足部。人的足心为少阴肾经的“井穴” ——涌泉穴的所在部位,药敷该处,药性可通过涌泉穴渗入肾经,进而传人其它经络和脏器,以发挥其效能。 治高血压:桃仁、杏仁各12克,栀子3克,糯米14粒。混和捣烂,加一个鸡蛋清调成糊状,分3次用。每晚睡前敷于涌泉穴,晨起除去。每夜1 次,每次敷1足,两足交替贴敷。6次为1个疗程。 治咳嗽:大蒜10瓣,捣成泥,取豆瓣大小蒜泥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,每晚洗脚后敷于双足涌泉穴,次晨除去,连敷3—5次可愈。本方不仅治疗成人咳嗽,而且对儿童百日咳也有良效。 治口腔炎。吴茱萸10克,研成细末,用米醋调成糊状,敷于双足涌泉穴,外用绷带包扎,48小时后去除。一般一次即可获愈,无效者一周后可再重复一次。此法对幼儿扁桃体炎、气管炎亦有良效。 治小儿流涎:天南星10克,研成 细末,以陈醋调成糊状,敷于双足涌泉 穴。每日1次,入夜即洗去,可连敷数 日。 治泄泻:紫皮独头蒜1枚,去皮, 捣烂,敷于双足涌泉穴。治久泻不止。 治牙龈炎:生附子30克,研为细末,用时取上药适量,加水调成糊状,敷于双足涌泉穴,每天换药1次,可连敷3—5天。 治肾性水肿:蓖麻仁70粒,石蒜 1枚,共捣烂,敷于双足涌泉穴,每日 换药1次,7次为1疗程。 治遗精:煅龙骨、五倍子各等份,研成细末,以清水调成糊状,每晚敷于双足涌泉穴,日间去除,连用7天。本方亦可用于小儿遗尿,脱肛等症。 治吐血、咯血:新鲜紫皮独蒜1 枚,去皮,捣成泥状,加入硫磺末6 克, 肉桂末3克,冰片3克,研匀后分涂两块纱布上,敷贴于双足涌泉穴,隔日换药1次。使用前足底皮肤可擦少许油类,以防起泡。用药1—2 次即可止血。 治慢性咽炎:吴茱萸30克,生附子6克,麝香0.3克,共同研细末,用陈醋调成糊状,敷于双足涌泉穴,每天换药1次,10天为1疗程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