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之后,我们从养护身体的角度来看,必定和此前有所区别。总的来说,可以归纳为“三宜三忌”,也就是三个适合多做的、三个应该尽量避免的:三宜: 1、一宜早睡早起:霜降之后,昼夜温差更加明显,夜深开始霜寒露重。这个时间段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开晚上最寒冷的一段时间,早睡早起。有的朋友对“早睡”比较认同,对“早起”却有点纳闷。其实,霜降之后的“早起”,并不是越早越好,一般以“鸡鸣后”起床为宜,大概在5点以后。这样,阳气开始升发,外界虽然寒冷,却已不易侵袭机体了; 2、二宜暖血补血:内经有云“秋冬养阴”,阴是什么?营血就是阴的重要部分,霜降之后寒气重肃,最好的养阴反而是“暖血补血”,以中和外界的寒凝之气。 3、三宜甘缓养脾:在五脏四时对应里,有一种说法是,脾土不单独主一个季节,每个季节的最后15天属于脾土主气,霜降后到冬至的这段时间,正是适合养脾的时机,适当多吃甘缓以养脾,所以也有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; 三忌: 一忌气急而悲:霜降之后,自然界的“金气”肃降最为明显,外界落木萧条,身体气机也受此影响,容易有悲沉气陷之感。所以,霜降后的这段时间,应该尽量让心情愉悦,避免悲伤抑郁,有利于气机舒畅; 二忌滋厚补:很多人受“不如补霜降”的影响,认为霜降后气温低,适合滋厚补,比如各种大辛大辣的火锅煲汤之类,其实是不适宜的。霜降后立冬前的进补,以“淡补”为宜; 三忌大汗淋漓:因为气温较低,很多人试图以运动来暖身,这个想法本是不错,但霜降后的运动,不宜大汗淋漓,容易感冒风寒,而以“微微汗出”为好。 总之,霜降之后的10到15天这段时间内,上述“三宜三忌”最好能尽量注意。

扫一扫,加关注,了解更多资讯! |